12月18日,悦康药业(688658.sh)披露了上市发行结果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公告,这家成立于2001年的老牌仿制药企业走向了资本市场。
1988年,悦康药业董事长于伟仕还是家乡安徽太和县的一名药品销售员,当年,他到北京参加了一场药品交易会,并自此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。30余年间,于伟仕见证了我国从药品短缺到创新自强的全过程,也带领悦康药业从一家小药厂成长为资本市场新秀。
从药品代理转型药品加工,到自建工厂生产仿制药,再到如今借力资本市场迈入创新药研发、走向仿创结合,30余年间,于伟仕带领悦康药业的几次转型,也映射了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历程。
目前,悦康药业已相继在北京、广州、合肥建立特色制剂基地,形成以安徽、河南原料药基地为支撑、互为补充的医药产业链布局。目前公司在研项目39项,一致性评价24项。
于伟仕在接受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专访时表示,在当前市场环境下,要想做大做强医药企业,首要是创新,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。
悦康药业 董事长 于伟仕
产品迭代
《中国经营报》:悦康药业刚刚通过科创板ipo注册的申请,国内资本市场迎来了一家老牌医药企业。悦康药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?经历了哪些重要的时间节点?
于伟仕:1986年开始,我到湖南、川东做医药销售。在那个年代,我国的医药行业是非常落后的,我们买的都是四环素、土霉素、青霉素之类的药品。那时我们在湖南的产品非常受欢迎,因为我们销售的都是大厂的名牌产品。两年之后的1988年,我到北京参加了一场药品交易会,其提供的平台让不同厂家和商业公司可以自由沟通交流。回去之后,我就开始进入药品批发行业。
到了1992年我再次转型,那时头孢他定、头孢曲松在内的一些抗生素产品刚进入国内市场,我通过在广东珠海成立的商业销售公司引入这些产品,并且代理多种进口药品在国内的销售。之后,通过直接购买原材料送到药厂加工再进行销售,实现了从批发到加工的转变。
后来,市场逐步放开,我非常想拥有自己的药品生产工厂,真正实现自己的医药梦。2001年,我选中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块地开始建厂。一年时间里,我们把土建、设备、车间净化、gmp认证工作都完成了。2002年12月,gmp认证通过,2003年4月,我们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生产批准文号,我们申报的都是仿制药产品。从那时开始,悦康药业就确定了三个中心任务,就是做好产品、做大产能、完善产业链。
《中国经营报》:从头孢到奥美拉唑,再到银杏叶提取物,悦康药业的产品从最初的批文落后走到了如今国内首仿。悦康药业是如何实现产品的成功迭代的?
于伟仕:在上世纪80年代甚至90年代,中国的很多地区都是缺医少药的。尽管有些仿制药,但多数还是无法满足用药需求。2000年以后,随着国家和医药行业的发展,医药领域的投资越来越多。
我们在初期做仿制药时,比如抗生素等抗感染药品,虽然是仿制,但我们制定的标准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。比如头孢呋辛钠,国家规定颜色小于6号色,而我们制定的标准颜色要小于等于2号色,标准提高很多。我一直强调,药品质量只有一百分,九十九分等于零。对于任何行业的企业来说,任何商品,质量就是品牌,质量就是生命。
有发展的企业没有不做创新的,就是要做和别人不一样。如今,悦康药业在产的首仿产品心脑血管药物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,是唯一获得国产化学药物批文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,公司在产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2019年度在全国银杏叶提取物制剂市场中销售领先。
《中国经营报》:在早期,国内医药行业在国际上是相对落后的,做的都是相对简单的产品,为什么悦康药业在那时就会注重研发投入?
于伟仕:我始终认为,一个企业的发展靠的是产品,靠质量,我们的产品生产过程中,所有的设备,只要落后,立即更换,所以我提出,设备就是生产力。
药品研发是一项周期长、投入大、风险高的行业,在建厂初期,悦康药业生产的产品多为仿制药,利润微薄,公司每年的盈余几乎都用于了研发投入,只为追求更为优质的产品。在新药开发方面,我制定的原则是“不计成本”。经过多年的积累,悦康药业已建立起新药研发的创新体系,实现由仿制为主向创新型企业的过渡。
仿创结合
《中国经营报》:悦康药业是在仿制药领域深耕多年且具备优势的企业,而本次ipo的募投项目之一是创新药研发。创新药研发周期长、投入大、风险高,悦康药业为何选择进入创新药研发领域?悦康药业在创新药研发方面具备哪些优势?
于伟仕:企业只有创新才能有发展,悦康药业上市就是为了发展,为了走进“无人区”。本次募集资金重要的投资项目之一是研发中心建设及创新药研发,主要聚焦于公司目前新药研发、原有产品一致性评价以及新药上市后再评价研究等工作。这个项目会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,促进新产品的开发,丰富并完善公司产品布局,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,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
作为一个制药企业,首先要做好传统医药,同时要在化药、中药、生物药多领域创新。仿制药也有创新,我们从化药仿制药开始,走向仿创结合。
中药也是一样,悦康药业的中药产品在全国上市后,会进行再评价工作,进行临床试验。对于中药,我们认为要从源头开始抓质量,特别是从种植阶段开始,要求道地药材种植。中药创新方面,悦康药业有项目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,包括1.1类的脑卒中药品等,部分研究已经在国际上发表了文章。悦康药业还建立了几百人的研发团队,与院校开展了一系列合作。
化药创新方面,我们也有1类新药处于临床试验阶段。上市之后,我们会对投资者负责,花投资者的钱比花自己的钱要更加谨慎。
《中国经营报》:悦康药业目前的优势产品管线、产品储备是怎样的?未来在药品创新研发方面有怎样的计划?
于伟仕:悦康药业重点布局在心脑血管、消化系统、糖尿病、生殖系统、抗肿瘤、抗凝血以及抗感染等领域,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研发优势和技术储备。目前公司在研项目39项,一致性评价24项,包括化药1类新药项目4项,中药1类新药项目2项、2类新药项目3项,其中化药有1类新药正在申报上市,中药有1类新药正处于临床试验iii期阶段等。
接下来,我们要进军更加前沿的医药生产领域,我们会用更好的产品满足患者和市场的需求。
《中国经营报》:你如何看待仿制药和创新药的关系?对于过去以仿制药为主的老牌传统药企来说,药企仿创结合的路应该怎么走?
于伟仕:我们中国的医药环境,不要说上世纪80年代,就是到了90年代也还是缺医少药的。仿制药品都是国外的原研药品专利过期后允许被仿制,它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是确定的。正因为我们国家放开了仿制,才大大缓解了我国的用药困难。
我认为不只是中国,发达国家也离不开仿制药,经过多年使用后,它们的疗效和安全性是被验证过的。仿制药在市场上应该占到很大比例。当然,我们国家也离不开创新药,但仿制药与创新药并没有冲突。仿制药是基石,解决用药需求,达到一定饱和度之后,需要靠创新药来补充。
上市以后,悦康药业还是会围绕做好产品、做大产能、完善产业链三个任务持续发展。产品会继续进行研发,我们要把所有仿制药二次创新,提高标准,做到更加安全、有效。创新药、化药、生物药、中药,我们都要全面发展。比如中药领域的创新,我们的研究已经可以在国际期刊发表文章,我们的疗效、试验标准和化药是一样的,产品提取的原材料可以出口到国外,车间完全是现代化管理,标准是可以被追溯的。